采茶季陷用工荒  信阳茶农一筹莫展
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采茶季陷用工荒 信阳茶农一筹莫展


满山的茶树、茶叶


“信阳的茶难采,只采一个芽尖,费时费力,所以那些采茶工都去外地采茶了,我们现在用工荒特别严重!”昨日,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金华村的茶农饶东升对记者说这些话时满面愁容。他正因寻不到采茶工而发愁,而茶园里的茶树已经长出了芽叶,正待采摘。


茶树都已冒出新芽,再过几日便可采摘


昨日,记者一大早便赶往浉河区浉河港的茶山,山中茶树郁郁葱葱,都已冒出新芽,再过几日便可采摘。资深茶农熊志涛告诉记者:“往年信阳采茶工有30多万人,采摘我们信阳的茶叶刚刚够用,去年就只有10万采茶工,几乎没有哪一家的茶叶能采完。我们家去年招了200多工人来采茶,今年到现在才只有120人。”


说到这里,熊志涛给记者讲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2005年以前,漫山遍野看到的都是20多岁的采茶姑娘,2005年至2012年变成了采茶大妈,2012年到现在,采茶工都是奶奶辈的人,最大的有76岁高龄。


待遇提高却少有人问津,多重困难围绕茶农


“过完年我们就开始寻找工人,去年的工人今年没法来的就介绍自己的亲戚朋友过来,我有200多亩茶园,到现在也只找到50个采茶工。我们即使给采茶工保险买齐全、食住行全包、加工资送东西,还是没有人愿意来我们这里。”说到这里,饶东升一脸苦笑。他说:“去年茶园只有100多亩的时候就有三分之一的茶叶没有采摘完,损失了至少10万元。”10万元对于一个以茶为生的茶农来说,是几个月的努力付诸东流,是辛苦培育茶树的血汗得不到回报。


“2002年以前,我们开着大巴车到正阳,在路边对着人群吆喝声‘我们信阳茶要采茶工’,不到一小时,一车人都已经坐满了。”茶农回忆起当年的招工情景时,一脸骄傲。但他话锋一转,“自从浙江那边的茶商知道我们信阳周边的采茶工技术高之后,每年在我们采茶季之前就‘挖人’,把我们的工人都带到浙江去采茶,他们那里的只要求采摘‘一芽三叶’的茶,特别好采,我们信阳毛尖只要芽尖,那些采茶工当然过完年就去浙江了。”


不只技术、品质要求高,这里还有许多问题难倒了大批的茶农,例如,道路崎岖、茶山陡峭、没有通常的茶农采茶工间的联络渠道、大批茶园荒废无人管理、采茶时间紧缩,等等。



几十年如一日守在茶山,老夫妻俩以茶为生


记者走进浉河港白龙潭村,映入眼帘的便是大片大片的茶树,此时正刚刚冒出嫩绿新芽,再过几天就能开始采摘。白龙潭茶山组的老茶农张道仁对记者说:“我19岁就上山采茶了,今年69岁,最开始这个山上只有一百多亩茶园,我就帮别人打理茶树,后来分到点茶园,就和我老伴一起打理。有时候我们几个月都不会下山,就守着这片茶园过活。我们家没有农田,就是靠卖茶生活。”


张道仁说自家每年的收入也就两万元,除去修剪茶树、除草的费用,每年紧紧凑凑也就过来了。“每年都找不到工人来采茶,每年的茶也采不完,我们也没有什么联系的渠道,茶叶都是靠顾客寻来才能卖出去。”张道仁叹着气对记者说道。


信阳毛尖发源之地,茶叶品质高却只能变树叶


白龙潭村茶山村民组的组长叫张德军,今年57岁的他依然在带领着村民积极寻求一条新的致富之路。张德军告诉记者:“白龙潭是信阳毛尖的发源地,茶山组有140多个茶农,1000多亩茶园,至少需要1000名采茶工,现在缺了一半的人,这就意味着我们将损失一半的收入。往年有些采茶工因为受不住苦,工作几天就走了,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嫩叶变老,心有余而力不足。”张德军看着这些像自己孩子一样的茶树,摇头叹气。


“这几年,信阳毛尖受外地茶的冲击,茶叶市场饱和,没法获利,最后倒逼我们茶农只采芽尖,但是外行人只看到你价格贵,看不到你成本有多高,再好的茶叶卖出去的也不多。”张德军如此向记者解释为何茶树这么多收入却不高的原因。


采访将要结束时,一直参与帮助茶农的殷某告诉记者:“我们现在有两套联络采茶工的模式,第一是靠茶农自家的亲戚朋友四处介绍,第二就是利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把待遇都讲明,等待有意向的工人联系,到目前为止还是有一些成效的。我们也希望政府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采茶季用工荒的问题,让我们的茶农不再愁眉不展,让我们的信阳毛尖能做出品牌效应,以后就不用再为找不到人而烦恼!”


来源:大河报 记者:李鑫 通讯员:龚婧雯

如有不妥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Baidu
map